原标题:
震后40小时:“工力气”点着79盏期望之光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康劲 通讯员 赵利强
1月9日清晨,西藏地震灾区,时针刚刚划过零点,日喀则市定日县长所乡杂村震后暂时安顿点,79顶帐子内的灯火,一起亮起。
“在深夜中,我听见帐子中传来了掌声,看到孩子们向咱们挥手浅笑,一切的辛苦都值了。”李慧是中铁二十一局西藏公路项目亚东分部的安全总监。为了暂时安顿点成功通电,点着帐子内的灯火,他和搭档们现已繁忙了40个小时。
1月7日9时05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产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抗震救灾,刻不容缓;抢险救援,快速集结。正在当地参加西藏拉日公路建造的中铁二十一局50余名干部员工敏捷行动,一面安排挖掘机、平板车、汽车吊等20余台机械设备参加抢险救灾,一面紧迫预备救灾物资送往灾区。
7日18时,救援人员抵达定日县措果乡抗震救灾指挥部,依照地方政府指挥中心的统一安排,敏捷投入抗震抢险救援,并前往长所乡进行救援物资发放、建立受灾大众暂时安顿点。
此刻的地震灾区,消防员手持手电筒细心搜救,搜救犬在崩塌的废墟中来回寻觅,崩塌的房子废墟下,被困人员被成功救出,受伤者被送往医院,受灾的大众需求安全的安顿点和温暖的看护。
此刻,高原黑夜,寂静无声;珠峰脚下,亮光弱小。尽管,现已建立完结了38顶帐子,400余名受灾大众在帐子中正在度过震后榜首夜,运抵灾区的2000余件医疗药品、急救箱、氧气瓶、帐子、棉衣棉被、取暖器以及日子物品,现已连续发到了受灾大众手中,但李慧和搭档们仍然挂心:“没有灯火和照明,灾后救援的节奏怎么加速……”
当晚23时,中铁二十一局西藏公路项目部再度动身,分别用皮卡车和随车吊,装载着1台照明无人机体系和2台大功率发电机及电缆和插板等,从日喀则市康马县城的项目工地动身,连夜疾行近400公里。
8日清晨4:40,车队总算抵达救援现场。
传统惯例的应急照明灯体积巨大、沉重,难以在灾后榜首时间投入使用,并且只能单一视点照耀,难以掩盖整个救援现场。中铁二十一局西藏公路项目部紧迫调遣的这台G2LE便携式照明无人机体系,能够升高12米,光照规模达2000平方米,一起可抗4级大风和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李慧介绍说,考虑到灾区或许面对的动力缺少问题,他们还调拨了2台大功率发电机以及2.6万升柴油和电缆、插板等,为应急救援供给大规模、高亮度、长时间、不间断的照明保证。
“灾区房子坍毁,路途损毁,大众目光中满含等待,咱们今夜必定要让灯火亮起来。”项目部员工张锦录和救援部队抵达长所乡杂村时,被眼前的现象深深震慑,尽管星夜赶路,一夜未眠,但我们仍是分秒必争建立电力设施。
同一时间,又有41顶灾帐子建立完结,安顿点内79顶帐子在期盼光亮。
克服了高海拔、低气温、严峻缺氧,但救援的“工力气”一刻未停。
8日23时,发电机顺畅发动,通过调试,到9日零点,杂村安顿点成功通电,救灾安顿点79顶帐子里的电灯,亮起来了。
尽管是深夜,但帐子里的光亮足以遣散灾后的阴霾,让孩子们暂时忘掉灾祸带来的苦痛,阿爸和阿妈们在帐子内支起电器灶,为家人们预备热乎饭。
“太感谢了,你们送来救援物资,也送来光亮和期望。”杂村党支部书记明玛,拉着工人的手激动地说道。
作为国有特大型修建企业集团,中铁二十一局先后完结了青藏铁路、兰新高铁等100多项国家铁路干线工程建造和高等级公路建造,是一支长时间奋战在青藏高原、西部大地的建造铁军。近年来,青海玉树地震、甘肃积石山地震中,他们都在抢险救援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并因而取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工人前锋号等荣誉。这一次西藏日喀则地震,这支建造铁军又一次奔赴灾区,前方救援。
来历: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