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观赏玉树抗震救灾留念馆。玉树抗震救灾留念馆供图
解说员叙述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业绩。本报记者 程宦宁 余晖 摄本报记者 程宦宁 余 晖
2010年4月14日,是玉树藏族自治州各族大众脑海中抹不去的回忆。现在,十四年曩昔,旧日的废墟上,宽广的大街、精美的楼宇……一座簇新的城市拔地而起。
在从南进入市区的治曲路上,一处被钢架支撑并固定住的震后“废墟”,分外有目共睹。为了铭记前史、感恩猛进,此处地震遗址被永久保护起来,2013年后,在这处遗址周边,又建了感恩广场、感恩留念碑和留念场所,玉树抗震救灾留念馆便在此建立。
场馆表里,一幅幅宝贵的相片、一个个实在的场景,是各族人民手足情深、同舟共济的生动描写,更体现了各族干部大众联合猛进的强壮力气。
宣教为先发挥阵地作用
9月23日,走进玉树抗震救灾留念馆,每一组数字、每一件物品、每一处场景都深深地震撼人心。十四年来,无数人来到玉树抗震救灾留念馆,在安静、庄重中感念,在这儿对新玉树新生活寄予新期望。
一幅当年被救出的小女子相片让人久久停步凝睇,“相片中的小女子名叫才仁永吉,或许你不熟悉这个姓名,但你必定听过‘饼干宝宝’。十四年前的那场激烈地震,其时七个多月大的才仁永吉被埋葬将近四十八个小时,救援人员拼尽全力从废墟中救出了她,一张脸颊沾满血污,明澈亮堂的双眼没有流露出一点点惊骇,当救援队员递给她一块饼干,她紧紧地握在手中。”常常在介绍这幅相片的时分,解说员才仁巴毛总是感慨万千。
“留念馆中的图片、什物和业绩是各民族之间互帮互助与深沉友情的见证,为人们供给了直观的感触和教育材料。开馆以来,累计有6万多名莘莘学子走进留念馆,承受心灵洗礼,感触无疆大爱。在这儿,使他们直观感触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切身感触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才仁巴毛说。
据统计,开馆以来,玉树抗震救灾留念馆每年敞开天数达310天左右,累计招待观赏游客60余万人次。
此外,玉树抗震救灾留念馆向社会广泛搜集抗震救灾文献什物材料。到现在,累计搜集收藏地震文献什物材料680余件,图片6000余张,不一起刻印象材料100余篇(幅),经过阵地优势,充沛发挥宣扬教育作用,引导全州各族干部大众不忘前史、联合猛进。
玉树州宣扬阵地服务中心主任玉珍介绍,玉树抗震救灾留念馆紧扣铸牢中华民族一起体认识这条主线,充沛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实在担负起传承赤色基因、赓续赤色血脉的政治职责,活跃接受各族干部大众不同方式的民族联合前进教育,充沛发挥出铸牢中华民族一起体认识教育实践基地主阵地的作用。
内引外联共筑精力家园
作为民族联合前进教育基地,玉树抗震救灾留念馆以民族联合前进创建活动为载体、以保护民族联合为根底、以一起前进展开为方针,使用广大党员干部大众前来观赏学习的机遇,广泛宣扬党和国家民族联合方针,遍及革命前史和民族联合奋斗常识,将民族联合精力和中华民族一起体认识根植于咱们心中。
才仁巴毛说:“尽管解说是我的作业,可是常常回忆各族人民在灾祸面前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分秒必争的瞬间,我的心头总是涌动着热潮。在每一批观赏的人群中,也总是会看到坚决的表情和湿润的眼眶,关于每一个人来说,大爱与联合筑起的精力防地坚不可摧。”
联合凝集起澎湃力气。多年来,玉树抗震救灾留念馆经过多角度发掘赤色资源,助力赤色文明成为城市品牌。环绕“我和我的祖国”“感恩新时代 猛进新玉树”等主题展开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等大众性宣扬教育活动,一起在州委宣扬部的统筹辅导下,与州党史陈列馆、州公安局警史馆等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联合打造玉树赤色道路,让赤色基因融入玉树文明,厚植城市见识。
一起,不断加强各族干部大众爱国主义和民族联合教育,每年安排约请州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校园一起展开主题观赏教育活动,经过观赏和互动,使他们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为各民族广泛往来沟通融合搭建起坚实的精力桥梁。
“经过震后十多年的展开,玉树面貌一新,除了本地藏族大众,还有许多其他民族的大众在这儿立业落户,因而,民族联合前进教育尤为重要。经过多年的尽力,玉树抗震救灾留念馆在增进民族联合,助力社会安稳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着,无论是哪个民族,这儿永远是咱们一起的精力家园。”玉珍说。
守正立异前进场馆功用
“国家好、民族好、玉树才会好。”这是玉树各族干部大众的一起心声,也是玉树抗震救灾留念馆传递出的最美和声。
为了更好发挥宣教作用,2022年,玉树州整合“灾后重建规划展览馆”和“抗震救灾留念馆”,建立“玉树州宣扬阵地服务中心”,集党史国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联合前进教育等基地功用于一体。在近十年运转和探究中,玉树抗震救灾留念馆也形成了卓有成效的作业机制,保证场馆功用和作用充沛发挥。
新的“身份”,也赋予了玉树抗震救灾留念馆更多职责和责任。本年,留念馆再次晋级改造,以民族联合前进宣教“往来沟通融合”为中心,结合北京对口援建机制,约请北京市相关领域专家到玉树辅导场馆建造,展开现场训练,针对场馆提质晋级提出针对性的定见主张,并外派馆员21人次参与各类学习训练,尽力到达“1+1﹥2”的作业作用。
一起,玉树州宣扬阵地服务中心活跃打造智能化展现体系,完成对文物的数字化展现使用,采纳五光十色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的体现手法,深挖文物背面的爱国主义内在,传达民族融合文明,完善公共服务,完成信息化办理,前进材料使用功率和可及性。
“咱们一直紧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民族联合前进教育作为一项‘必修课’,把更多民族联合的元素融入到场馆的晋级改造中,活跃打造标杆式民族联合前进场馆,让更多人在这儿深入感触民族联合的巨大力气。”玉珍说。
《青海日报》(2024年10月08日 第1版:要闻)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历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未经书面答应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