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新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文章来历:《我国儒学》第十八辑
摘要:本文着重在四个方面比较和评论洛克古典自在主义与先秦儒家(孟子)的政治思维的异同,这四个方面包含品德品德和天然法、人道论、天然权力,以及政治合法性。论文的首要观念是如下:洛克古典自在主义与先秦儒家(孟子)政治品德在这几个方面尽管有重要不同,但仍是有必定的可比性和相通之处。榜首,孔子的仁慈之道与洛克的天然法有相通的当地。儒家的仁慈是树立在以天道和家庭为中心的等差之爱的根底上的,即对爸爸妈妈的爱(孝道)多过对外人的爱,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家人才懂得爱别人。洛克将天然法等同于基督教品德戒律,也便是基督教己饥己溺的精力。第二,孟子的性善论和基督教尽管有重要不同,但都以为每个人类个别都是有神性的,即都是由永久的魂灵(或精气)与肉体结合而成。洛克和孟子相同,都以为人道中含有超验和遍及的善的潜能。人的终极意图和美好都是为了完成这个遍及的善的潜能。第三,孟子仁政与洛克的天然权力论也有类似之处。孟子的养民和保民准则着重政府有天分予的崇高职责来保证公民的底子日子条件和保证公民的生命产业安全,以便人能够完成天所赋予的品德意图。而洛克以为人有天然生成的天然权力(包含生命权、自在权和私有产业权),可是这些天然权力自身不是意图,而是人完成魂灵救赎的终极意图的手法。第四是有关政治合法性问题的比较,尽管孟子和洛克的观念有很大的差异,可是也有必定的可比性,比方两者都以为政府有两层的政治合法性来历,即崇高合法性和民意合法性,可是孟子彻底不考虑洛克的社会契约论。
要害词:孟子 洛克 仁慈 天然法 天然权力 人道论 政治合法性 社会契约论